石窟的『汉化』旅程

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9年第12期 作者: 双若 

标签: 文化遗产   文化符号   历史拾遗   

开凿石窟,是传播佛法的一种途径。为使这种途径更加有效,石窟的建设者们在敦煌做了很多“汉化”的改变。
人字披上的佛传故事
莫高窟290窟建造于北周时期,图中右下方是该窟的核心区域——中心塔柱,柱体正面开一圆券形佛龛,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。龛前屋顶采用了“人字披”这种汉地建筑的传统形式,东、西两斜坡绘有总长27.5米的佛传故事画,用87个画面,描绘了东汉《修行本起经》等佛传所译述的佛陀故事,堪称存留至今石窟佛传故事画的最大篇幅。

人类似乎天生就对石头有一种亲近感,利用天然洞穴遮风避雨,是古人最早的居住形式之一。大概是因为这种空间坚固耐用,经得住时光的打磨,符合部分人群对永恒的心理渴求,故而成为了某些宗教建筑效仿的对象。

印度没有的大像窟
莫高窟96窟北大像窟(见右页,供图/李乾朗)和130窟南大像窟(见本页),是敦煌石窟之规模最大者。所谓大像窟,即为造大型佛像而开的窟。这种窟型不见于印度本土。南大像窟开凿于盛唐开元九年(721年),窟室宽23.5米,深23.3米,总高28.3米,窟内弥勒像高27米,整个工程耗时约30载,不难想象所动土方量之巨。石窟的纵断面就像一座大钟,窟顶近覆钵形,正中凿井绘五龙纹。弥勒像以石胎泥塑法制作,其身后,有绚丽灿烂的背光壁画,面前则布设明窗,既便于在开凿时排出石渣,又可供游人近前观赏,还增加了窟内采光,使柔和的光线恰好散布于弥勒面部。当信徒们虔诚地跪拜于佛像脚下,眼前的大佛显得尤其平静慈祥。

僧侣们依山就势,在岩壁上开凿有门有窗有柱有顶的石窟,与崇尚禅修有关。据说释迦牟尼在世时,就常于幽僻山间的石窟中坐禅。这如屋舍一般的存在,冬暖夏凉,且远离尘嚣,正利于参悟禅理。而事实上,开窟修行并非佛教所独创。印度教、耆那教等古代宗教皆有此传统。佛教的助力,显然令这种建筑形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。它跟随着僧侣们传播教义的脚步,在古丝绸之路的沿线遍地开花。敦煌,亦因适宜开窟的地质结构——砂砾岩,成为这条东传路上的重要一站。

责任编辑 / 郭婷  图片编辑 / 吴西羽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