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之“门”

门,一组宏制建筑的开篇,一场礼乐政德的序曲,一面寓意心思的载体。中国人对门,有依赖、有敬畏、有信仰。城楼高巍、宅门厚重。叩击深闭的重门,再次检阅中国式的集体审美。摄影/蒋晨明

南宋王族的“皇城”——赵家堡

自公元1600年赵范建堡以来,南宋赵氏皇族的子孙就在漳浦县湖西镇硕高山下耕读传家。褪去了皇室的尊荣,这座深藏在冷僻山间的小堡和它的主人一样,看上去落寞而老态。繁华与衰败,骄傲与凄楚,希望与沉重,灭国王族之痛在赵家堡一一写尽。摄影/朱庆福

总第77期
2012
03
  • [卷首语]

    在“门”的背后

    门是一幢建筑或一种空间的出入口,可在中国,当它一旦和栖居在里面的人结合时,门就成了某个个体或群体的“形象代言人”。门楼的有无、高矮,门面的阔窄,门钉的多少,都成为识别其主人的身份、阶层和地……

    作者: 黄秀芳  

  • [声音]

    声音

  • [遗产风景]

    丛林中的玛雅 墨西哥:帕伦克古城

    1839年的冬天,美国人约翰·劳埃德·斯蒂芬斯在中美洲危地马拉、尤卡坦等地的热带雨林里,如愿以偿地邂逅了丛林深处的玛雅遗址。其中,也包括了9年前被西班牙人无意中发现的墨西哥帕伦克城。

  • [观察]

    坏的遗产?好的遗产?

    一个优秀的民族,固然应当为正面的遗产感到自豪;于此同时,也要把负面的遗存妥善保护。这种保护,既需要勇气,也需要智慧。

    作者: 李忠东  

  • [特别策划]

    “门”的家族

    “门”是一个建筑物,又是一个造字者,建设起这一个又一个凝结心事、饱含情感的“门”族汉字。它们不单是汉字演进链条中的一环,也记载着前人对“门”——家的无尽诉求。

    作者: 秦海涛  沈卓娅  

  • [特别策划]

    中国之门:合“礼”又合“理”

    站在一扇中国大门前,便总有熟悉之感荡漾心间。中国的门为什么独特?回答这个问题,必须掘开土层,出土文物;跨越东西,打开文献,回顾历史,以求线索。看大匠巧作,造出这合“礼”又合“理”的中国之门……

    作者: 徐晔  子今  

  • [特别策划]

    宅门上的心思

    门的存在,不仅因时而异,更因地而变。千门之美的背后隐含的是异彩纷呈的文化内涵,也是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。让中国的宅门用自己的方式,为我们讲述关于历史、关于审美、关于人情的精彩故事。

    作者: 子今  徐晔  

  • [特别策划]

    亮出心门 门面中国

    在中国,门户不仅是进出之关,更是寄情之所。千家万户的门扉无不印着中国人基因里的记忆。一座座、一重重、一种种门,从何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?木必有根,水必有源,追本溯源,竟是无数历史片段,……

    作者: 王敬雅  子今  

  • [特别策划]

    城门就是政治 门面中国

    城门,自诞生起就与政治密不可分。巍峨高耸的形态,是权力的物化,也阐释着文明的高度。种种机关与门道里,更可让人窥见中国政治的诸多秘密。最终,几个门与一道墙一起,帮中国城市围出了安全感,划分出……

    作者: 成一农  

  • [民艺镜头]

    民艺镜头

    水乡古镇安昌扯白糖;陕西咸阳兴平市时下村手工挂面。

  • 外国银元的中国故事

    漂洋过海而来的外国银元,在中国行走了好几个世纪。它的大量涌入与大清王朝由盛而衰的拐点几乎重合。它取代了中国货币银两,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主要货币。它带走了整船整船的瓷器与丝绸,也带来了物价的……

    作者: 小斯  舒文峰  

  • 那些养马的事儿 马政

    “竹批双耳峻,风入四蹄轻。所向无空阔,真堪托死生”。骑兵,是古战场上的王者,可是,饲养战马却不是农耕民族之长技。《周礼》中一纸养马的政令,谱写了中国人用政治智慧抗拒自然弱势的诗篇。

    作者: 陈乐  宝音  

  • 南宋王族的“皇城” 赵家堡

    此时距南宋覆亡已有700余载,若非亲眼所见,谁能想到一方藏在福建漳浦县偏僻山间的小堡,竟是这个灭国王族最后的精神领地?

    作者: 叶子  

  • 清王朝兴衰的脚注 菜市口刑场

    清朝的犯人,最怕听到的一个地名便是“菜市口”,因为一旦被押解到菜市口,就意味着人生走到了尽头。在这里,上演过一幕幕或荒唐或悲壮,或大快人心或含冤千古的活剧,大清王朝的几乎每个重要的历史事件……

    作者: 张頔  

  • [读画笔记]

    《蹴鞠图》里的青楼风月

    “抬头踢球”是传为马远所作的《蹴鞠图》最独特之处,存世的同题材绘画中人物多在“低头争球”。画中皮球被踢至半空,众人望球兴叹,难怪这蹴鞠方式会被古人冠以“流星赶月”的美名。

    作者: 黄小峰  

  • [秘档]

    黄河花园口决堤是谁的主意

    花园口决堤与长沙大火,重庆防空隧道窒息,并称为抗战期间三大惨案,其中祸及地域之广,涉难人数之多,国内外反响之大,当以花园口决堤为最。

    作者: 长歌  

  • [有问有答]

    什么是“灰坑”?

    在考古学业界内部,有个约定俗成的看法,认为所有凹陷的坑状遗迹,都可以被称为“灰坑”,这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考古专有名词。

  • [幕后]

    失落的家门

    门由千姿百态到一模一样,这门上面到底发生了什么?

    作者: 马赛屏  

阅读本期完整内容

使用微信扫一扫开始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