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国家地理
中华遗产
博物
官网首页
  • 首页
  • 杂志内容
  • 往期回顾
  • 全部
  • 中华遗产卷首语
  • 博物馆记
  • 历史拾遗
  • 发明与技术
  • 古代生活
  • 古迹探秘
  • 声音
  • 文化符号
  • 文化遗产
  • 文物故事
  • 有问有答
  • 民族与宗族
  • 消息
  • 秘档
  • 读史笔记
  • 读画笔记
  • 遗产风景
  • 风云人物
  • 食锦谈
  • 铜川 药王山石刻造像 石头上的佛与道

    一通碑中,建筑与雕刻并存;一座龛内,佛祖与道尊同坐。青石造像碑和墨玉摩崖像,构筑起铜川药王山上的造像空间,讲述着当地人丰富又和谐的信仰世界。

    作者: 高文兴   出自:2021年第07期

  • 特别策划 陕西石窟 和平与战争下的佛国

    陕西,是隋唐的统治中心,却也是宋明的边塞之区,还是丝绸之路的交汇点。无论和平还是战乱,佛风都会吹拂而至,凝固为石窟造像中的一副副面容。无论皇室,抑或平民,皆怀抱信……

    出自:2021年第07期

  • 从宗教到宗族 丁氏家族的信仰变迁史

    作为阿拉伯人的后裔,他们为何却背弃了宗教信仰?甚至追认汉人为祖先?泉州丁氏家族,从宋元时期一路走来,数百年兴衰嬗变,也见证着时易世化。一部家族史,半部泉州史。

    作者: 一介   出自:2021年第07期

  • 桥海协奏曲

    要成就一个世界性大港,不仅要有优良的港湾,还需要桥。宋元时期立于江海之间的桥,成就了泉州。

    作者: 吴风   出自:2021年第07期

  • 泉州22个世界遗产申报点分布图

    福建省泉州市,曾是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。从其申请世界遗产的22个遗产点分布图可看到,直到今天,在自海港到江口平原乃至腹地山区的广阔空间内,依旧保存着丰富的海洋……

    出自:2021年第07期

  • 光明之城的海洋传奇

    低调的滨海古城,却曾以“刺桐港”之名享誉世界。它的标签——“世界宗教博物馆”,“宋元东方第一大港”……均与传统中国气质不符。中国传统重农耕,而它经商;中国传统倚靠……

    作者: 骆文   出自:2021年第07期

  • 本期话题:钦安殿 中轴线上的神明居所 讲述人:王敬雅 中国政法大学清史学者

    钦安殿,是游客们参观故宫中轴线的最后一站。院落面积不大,进入院门天一门后,整座殿宇一览无余。然而鲜为人知的是,作为紫禁城中最大的道教建筑,同时也是北京城中轴线上唯……

    作者: 王敬雅   出自:2021年第07期

  • 美人一叫,倾国倾城

    北齐武平七年(576年)十二月初,彤云低锁,疏林冷落。平阳城(今山西临汾)外,人喧马叫,层层军阵密密扎扎。

    作者: 莫大   出自:2021年第07期

  • 漂洋过海的“长明灯”

    福建博物院有一件颜色很漂亮的大陶瓶。它个头不小,高达74.5厘米,看起来颇有点“头重脚轻”:口径和底径皆十余厘米,腹径却足足有42厘米。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颜色。釉层光亮晶……

    作者: 张琰敏   出自:2021年第07期

  • 看展

    大盂鼎、大克鼎与现藏台北“故宫博物院”的毛公鼎,均出土于晚清陕西,被誉为“海内三宝”。其中,大盂鼎、大克鼎为清代重臣、金石学家潘祖荫所收藏。1951年,潘氏后人潘达于……

    出自:2021年第07期

  • 90
  • 91
  • 92
  • 93
  • 94

中华遗产 V

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
  • 杂志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

    • 中华遗产

    • 博物

    • 杂志订阅

    • 读者服务站

  • 新媒体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网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

    • 官方微信

    • 官方微博

  • 广告合作

    • 杂志广告刊例

  • 关于我们

    • 成长记忆

    • 工作机会

    • 联系我们

  • 关于网站

    • 版权声明

    • 隐私条款

    • 帮助中心

    • 意见反馈

    • 合作伙伴

    • 友情链接

订阅号

服务号

Copyright © 2001-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. All rights reserved.

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
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-4 京ICP备10014304号-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(京)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