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国家地理
中华遗产
博物
官网首页
  • 首页
  • 杂志内容
  • 往期回顾
  • 全部
  • 中华遗产卷首语
  • 博物馆记
  • 历史拾遗
  • 发明与技术
  • 古代生活
  • 古迹探秘
  • 声音
  • 文化符号
  • 文化遗产
  • 文物故事
  • 有问有答
  • 民族与宗族
  • 消息
  • 秘档
  • 读史笔记
  • 读画笔记
  • 遗产风景
  • 风云人物
  • 食锦谈
  • 非遗体育:原生、自然、美的

    中国土生土长的体育运动,为何画风与西方迥然不同?

    作者: 火火   出自:2021年第06期

  • 最中国的体育

    出自:2021年第06期

  • 本期话题:雨花阁 禁宫中的佛国 讲述人:王敬雅 中国政法大学清史学者

    紫禁城保和殿后面的平台,是游览故宫时一处不错的拍照打卡地。立于此处,人的视线会被几条闪闪发光的鎏金铜龙所吸引,那几条铜龙自一四角攒尖顶的高阁俯身而下,龙身流畅灵动……

    作者: 王敬雅   出自:2021年第06期

  • 寇凖酒后失言

    宋真宗天禧四年(1020年)六月,暑气笼罩在汴京城上空,滞闷的空气令人呼吸不畅。厚重的云层中隐隐传来雷声,一如近来政坛变幻难测的局势——暴风雨似乎即将来临。

    作者: 莫大   出自:2021年第06期

  • 带刺的“手榴弹”

    蒺藜,原本是一种果实上有刺的草本植物。人们把带有四根尖刺的冷兵器也叫蒺藜,放在路上,用以刺伤敌军人马的脚掌。诸葛亮就曾经用它来阻挡曹魏军队的追击。

    作者: 张琰敏   出自:2021年第06期

  • 马虎是妖怪

    民间传说中有种吓唬孩童的怪兽,可谓闻名遐迩,就是“马虎”。

    作者: 盛文强   出自:2021年第06期

  • 以经典文物修复案例,呈现科学的保护修复技术。

    5月18日,2021年“国际博物馆日”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首都博物馆举行,今年的主题是“博物馆的未来:恢复与重塑”。与此同时,全国各地文博机构也开展数千场内容丰富、形式……

    出自:2021年第06期

  • 终风且霾

    现代气象学中,霾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,由灰尘、硫酸、硝酸、有机碳氢化合物等成。这些细微颗粒,导致空气质量恶化,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,以至于人人谈霾色变。……

    出自:2021年第06期

  • “中国足球”之死

   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里,有一个类别叫“体育非遗”。因为有许多传统体育既像体育,也像游艺或杂技。比如傈僳族的“上刀山”,北京的“中幡”,还有遍及全国的舞龙表演等,它……

    出自:2021年第06期

  • 安息太子收妖记

    一方是历史中真实的西域太子、佛教最著名的译经家;一方是民间百姓信仰的本土神明,他们共同遭遇了六朝志怪小说家的杜撰,许多熟悉的桥段,也在大历史的哺育下一一养成。

    作者: 周舒   出自:2021年第05期

  • 93
  • 94
  • 95
  • 96
  • 97

中华遗产 V

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
  • 杂志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

    • 中华遗产

    • 博物

    • 杂志订阅

    • 读者服务站

  • 新媒体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网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

    • 官方微信

    • 官方微博

  • 广告合作

    • 杂志广告刊例

  • 关于我们

    • 成长记忆

    • 工作机会

    • 联系我们

  • 关于网站

    • 版权声明

    • 隐私条款

    • 帮助中心

    • 意见反馈

    • 合作伙伴

    • 友情链接

订阅号

服务号

Copyright © 2001-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. All rights reserved.

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
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-4 京ICP备10014304号-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(京)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