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国家地理
中华遗产
博物
官网首页
  • 首页
  • 杂志内容
  • 往期回顾
  • 全部
  • 中国国家地理卷首语
  • 交通地理
  • 军事地理
  • 农业地理
  • 化学地理
  • 历史地理
  • 土壤地理
  • 地图地理
  • 地理人物
  • 地质地理
  • 基础地理
  • 天文地理
  • 工业地理
  • 文化地理
  • 气候地理
  • 水文地理
  • 生物地理
  • 美食地理
  • 考古地理
  • 观点地理
  • 稻城·乡城·得荣 探寻纯净之地

    作者: 田丰   出自:2006年第10期

  • 贡嘎山:公路旁的极高山

    作者: 王•扎西尼玛   出自:2006年第10期

  • 牛:草原人的半边天

    从上世纪70—80年代开始,勒勒车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,蒙古牛几乎不再用于驮运,食其肉、饮其奶、用其皮之外,也悄悄转换成了奖赏品。在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的那达慕盛会上,赢……

    作者: 达拉   出自:2012年第10期

  • 杜鹃花之路 花落花开路依旧

    作者: 单之蔷   出自:2006年第10期

  • 鄂尔多斯 黄河把你套进来

    在内蒙古中西部,鄂尔多斯南部的毛乌素沙地有着较好的水热条件。在这里,河湖畔等水分充足的绿洲往往已被开垦成农田。不同于浑善达克沙地,这片沙地上的树木大多是人工栽种,……

    作者: 单之蔷   出自:2012年第10期

  • 狼:守护草原的“天狗”

    敖其尔苏和说:“我们这里,绊上的马被狼吃了,吃了就吃了!”所谓绊上的马就是牧民的坐骑。牧民对坐骑是最爱的,对这事却挺宽容。牧民们还会说:“狼也可怜,羊也可怜。”意……

    作者: 鹰阆   出自:2012年第10期

  • 景观:草原 欧亚大草原从这里开始

    内蒙古的草原植被带,根据热量差别,可分为中温型草原带和暖温型草原带,在每类草原带中,又可细分为“森林草原亚带”、“典型草原亚带”和“荒漠草原亚带”。

    出自:2012年第10期

  • 呼伦贝尔草原 相识恨晚的游牧文明

    牧民如何与羊群、草原、天、地相处并建立情感?游牧文明真正的魅力何在?草原深处的牧民告诉了我们答案。遗憾的是,我们来得似乎晚了一点儿。

    作者: 单之蔷   出自:2012年第10期

  • 当猎人的身影渐行渐远

    鄂温克人将一年分为6季,每季两个月,我根据玛利亚·索的女儿德克沙的讲述把它们记录了下来:“图干”是最冷的季节;“西勒”是雪变黏的季节,大致在2、3月;“能涅”是春天;……

    作者: 舒子   出自:2012年第10期

  • 华南虎在南非的快乐生活

    作者: 南香红   出自:2009年第07期

  • 60
  • 61
  • 62
  • 63
  • 64

中国国家地理 V

推开自然之门 昭示人文精华
  • 杂志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

    • 中华遗产

    • 博物

    • 杂志订阅

    • 读者服务站

  • 新媒体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网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

    • 官方微信

    • 官方微博

  • 广告合作

    • 杂志广告刊例

  • 关于我们

    • 成长记忆

    • 工作机会

    • 联系我们

  • 关于网站

    • 版权声明

    • 隐私条款

    • 帮助中心

    • 意见反馈

    • 合作伙伴

    • 友情链接

订阅号

服务号

Copyright © 2001-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. All rights reserved.

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
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-4 京ICP备10014304号-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(京)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