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皿方罍 离散与重圆

    它被誉为“罍中之王”,代表了中国青铜冶铸的巅峰水平;近现代时期重见天日,却不幸“身首异处”;飘零海外,历经种种波折终于回家团圆。一件文物的命运可以有多跌宕?让国宝……

    作者: 石开   出自:2024年第03期

  • 米芾《研山铭》 天下第一难书归来

    被誉为“天下第一难书”的《研山铭》,是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的巅峰之作,于20世纪20年代不幸流失到日本。2002年起,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出台后,经过多方的不懈努力,使……

    作者: 朱立勋   出自:2024年第03期

  • 文物回归 在香港抢救国宝

    20世纪50年代,香港风云际会,成为了流散文物汇聚的“自由港”。于是,一场场为国宝奔走、周旋、争抢的“战争”,也在香港打响。

    作者: 詹镇鹏   出自:2024年第03期

  • 国宝归来大事记

    据中国文物学会的不完全统计,鸦片战争以来,中国有1000多万文物流失到海外。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数据,在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中,约有中国文物160余万件。建国以来,一些……

    作者: 遗岕   出自:2024年第03期

  • 专题 国家宝藏 回家之路

    泱泱华夏,文明博大。然而,承载着数千年文化、历史的千万国宝,自近代以来,却因战争、国难等,被非法盗劫、盗掘、走私而流失。千万国宝离散海外,归来者却是万中无一。让我……

    出自:2024年第03期

  • 马匹在酷暑中疾驰,滴落下墨色汗水,书写了 齐泰的死亡终局

    公元1398年,明太祖朱元璋病逝,皇太孙朱允炆即位,是为建文帝。一道棘手的难题,摆在了刚刚即位的建文帝面前。遍布全国的20余位藩王,大多是建文帝的叔辈,其中不少人手握重兵……

    作者: 莫大   出自:2024年第03期

  • 北宋的玻璃葡萄

    河北定州博物馆收藏有一串几乎能以假乱真的北宋玻璃葡萄。这串葡萄长16厘米左右,共46颗,葡萄之间用金属线连接,每颗珠径约1.3~1.82厘米,呈半透明状,内中空,壁非常薄,表面……

    作者: 张琰敏   出自:2024年第03期

  • 高桌水凳:治玉的“工业革命”

    战国以后,中国进入铁质工具时代,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提升,治玉技术和工具也随之有了长足进步。秦汉到南北朝时期,青铜砣机的砣头改为铁质,提高了琢磨玉石的效率。而……

    出自:2024年第02期

  • 民玉时代 玉入万家共争妍

    从崇玉、敬玉,到把玉、玩玉……当玉器离开高高庙堂,走向庶民百姓,用玉的下沉,带来了生机勃勃的“民玉时代”

    作者: 周舒   出自:2024年第02期

  • 辟邪三宝 莫我敢当

    刻字“双印”,武士“翁仲”,叠胜“司南”——三种别致的小配饰,成为了汉代的“辟邪三宝”。珍贵的玉被赋予灵异,陪伴汉朝人的生与死。

    作者: 陶襄   出自:2024年第02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