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国家地理
中华遗产
博物
官网首页
  • 首页
  • 杂志内容
  • 往期回顾
  • 全部
  • 中华遗产卷首语
  • 博物馆记
  • 历史拾遗
  • 发明与技术
  • 古代生活
  • 古迹探秘
  • 声音
  • 文化符号
  • 文化遗产
  • 文物故事
  • 有问有答
  • 民族与宗族
  • 消息
  • 秘档
  • 读史笔记
  • 读画笔记
  • 遗产风景
  • 风云人物
  • 食锦谈
  • 陈其美:暗杀的胜利

    中国拥有两段暗杀蔚然成风的时期,一为春秋战国,一为晚清民国。以微弱之力抗击强权,这种方法行动迅速,并且损失较少。然而,用牺牲生命唤醒革命,这类革命党人的暗杀习惯并……

    作者: 吕婆楼   出自:2011年第09期

  • 声音

    出自:2010年第09期

  • 舒适是一种奢侈

    作者: 黄秀芳   出自:2010年第09期

  • 西藏高原上的“敦煌”

    1992年,霍巍教授带领考古队员无意中发现的皮央·东嘎石窟,是迄今为止西藏高原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处佛教石窟群。洞窟的开凿、装饰形式与新疆、甘肃等地的石窟艺术颇为相似。它……

    作者: 霍巍   出自:2011年第02期

  • 佛山大头狮 仁、忠、义的中国魂

    作者: 郭文钠   出自:2011年第02期

  • 奏折 中国集权政治的巅峰之作

    奏折是中国两千年专制政治的巅峰之作,几扣黄纸,承载着大江南北的臣僚与君王的沟通,三百多年前,数不清的八百里快马二十四小时奔驰在神州大地,为身居九重的皇帝提供最及时……

    作者: 张明   出自:2011年第09期

  • 中国时间

    在没有机械时钟的中国古代,人们是如何知晓时间的呢?答案是依靠各种各样的计时仪器,比如圭表、日晷、漏刻,甚至拜佛用的“香”。其中一些仪器的计时精度并不亚于机械时钟。……

    作者: 刘礼福   出自:2011年第02期

  • 收藏一个特别的中国

    微泛黄的纸张,浓郁的政治色彩,夸张的人物形象……在人们的习惯性思维中,艺术收藏品似乎总是优美雅致的,但这些“红色宣传画”显然与优美雅致有些不搭边。然而,这些看似不……

    作者: 张娟   出自:2011年第09期

  • “骂”先生找上门来

    “骂”先生找上编辑部的门,可不是为了寻衅滋事。27日中午,“骂”先生带上笔记本电脑驾着车老远急匆匆赶来,是为支持编辑部这期有关稀有姓氏的文章,“骂”先生是位热心人。……

    作者: 康晶   出自:2009年第11期

  • 趣话清帝御匾

    作者: 胡忠良   出自:2009年第11期

  • 359
  • 360
  • 361
  • 362
  • 363

中华遗产 V

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
  • 杂志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

    • 中华遗产

    • 博物

    • 杂志订阅

    • 读者服务站

  • 新媒体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网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

    • 官方微信

    • 官方微博

  • 广告合作

    • 杂志广告刊例

  • 关于我们

    • 成长记忆

    • 工作机会

    • 联系我们

  • 关于网站

    • 版权声明

    • 隐私条款

    • 帮助中心

    • 意见反馈

    • 合作伙伴

    • 友情链接

订阅号

服务号

Copyright © 2001-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. All rights reserved.

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
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-4 京ICP备10014304号-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(京)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