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微历史·搜神 井神 失敬

    过大年,贴春联,家家门上红火一片。其实,从前民间对春联的喜爱更甚,一度到了有神必贴、每物必贴的程度:有土地神联“土能生万物,地可发千祥”;有粮仓贴对联“米面如山厚……

    作者: 墨飞   出自:2024年第03期

  • 高桌水凳:治玉的“工业革命”

    战国以后,中国进入铁质工具时代,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提升,治玉技术和工具也随之有了长足进步。秦汉到南北朝时期,青铜砣机的砣头改为铁质,提高了琢磨玉石的效率。而……

    出自:2024年第02期

  • 玉见乾隆 古代治玉的最后高峰

    辽、金、元、清等少数民族主政的时代,留下了许多玲珑、特异的玉器文物,并汇入华夏玉文化的洪流。而史上最大的“玉痴”,即是清朝的乾隆帝。皇帝爱玉,爱出了玉史上的又一高……

    作者: 贾欣   出自:2024年第02期

  • 民玉时代 玉入万家共争妍

    从崇玉、敬玉,到把玉、玩玉……当玉器离开高高庙堂,走向庶民百姓,用玉的下沉,带来了生机勃勃的“民玉时代”

    作者: 周舒   出自:2024年第02期

  • 食玉 爱它,吃它,成为它

    成语“锦衣玉食”,绝非一个比喻词,而是实有其事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大量修道求仙的“有心人”,以金玉为食,掀起食玉狂潮。这种不可思议的“怪癖”背后,藏着怎样的隐秘心思……

    作者: 吴风   出自:2024年第02期

  • 辟邪三宝 莫我敢当

    刻字“双印”,武士“翁仲”,叠胜“司南”——三种别致的小配饰,成为了汉代的“辟邪三宝”。珍贵的玉被赋予灵异,陪伴汉朝人的生与死。

    作者: 陶襄   出自:2024年第02期

  • 汉代葬玉 金玉比乎身

    蕴含天地之精华的美玉,是能量和生命力的象征——生前涵养德性,死后襄助重生。对玉石最幽远深刻的表达,要从汉代墓葬里去寻。

    作者: 钟春晖   出自:2024年第02期

  • 玉之德 为普世价值而生

    美丽的玉石,被儒家视作君子德行的表征。人们从中看到了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看到了修身的目标,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。

    作者: 如姬   出自:2024年第02期

  • 美玉时代

    古人云:“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。”温润如玉、质坚如玉、超尘如玉……玉简直成了世间最完美的化身。“以玉比德”是中国玉史、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价值创新,玉的美好从此深入中国……

    出自:2024年第02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