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国家地理
中华遗产
博物
官网首页
  • 首页
  • 杂志内容
  • 往期回顾
  • 全部
  • 中华遗产卷首语
  • 博物馆记
  • 历史拾遗
  • 发明与技术
  • 古代生活
  • 古迹探秘
  • 声音
  • 文化符号
  • 文化遗产
  • 文物故事
  • 有问有答
  • 民族与宗族
  • 消息
  • 秘档
  • 读史笔记
  • 读画笔记
  • 遗产风景
  • 风云人物
  • 食锦谈
  • 地震博物馆应该建成什么样?

   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,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来到灾区北川,对当地干部说:“这座老县城可以作为地震遗址保留,变成地震博物馆。”目前文物部门正加紧征集震灾的文物资料,不久的……

    作者: 王建民   出自:2008年第07期

  •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

    泉州,古称刺桐,因其自身条件与历史的风云际会,成为12-14世纪东亚的航运中心。它不但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枢纽,更为中国文明的进展提供过另一种可能性。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……

    作者: 杨煦   出自:2009年第04期

  • 文物属于谁?

    曾经有国外的文物专家访问中国时,听说中国政府正进行抢救流失海外文物的工作,表示难以理解,“文物放在西方的博物馆里,能得到更好的保护,能传播中国的文化,这不是更好吗……

    作者: 关山   出自:2011年第04期

  • 70年的捐献

    自1939年故宫博物院接受外国人文纳的第一笔捐赠至今,已有近800人给故宫捐赠了3万余件文物,故宫藏品由此变得丰富而系统。遍览如今被镌刻在故宫景仁榜上的捐赠者的名字,让人不……

    作者: 张兴军   出自:2011年第04期

  • 父亲与他的墨

    在故宫“景仁榜”1964年的捐献名录里,有一个不被大家熟识的名字——尹润生。遗憾的是,在2005年故宫博物院编写的《捐献铭记》一书中,除了这个名字,却再找不到这位当年的藏墨……

    作者: 尹雨立   出自:2011年第04期

  • 永不消逝的电波 中山·中国收音机博物馆

    曾几何时,收音机是大部分百姓了解国家大事的唯一渠道,是普通家庭难以企及的贵重电器。走近中国第一家收音机博物馆,回顾那个属于收音机的世纪。

    作者: 王惠萍   出自:2013年第01期

  • 赛克勒博物馆:收藏北大考古

    作者: 杨煦   出自:2009年第08期

  • 固原博物馆 不同人群写成的历史

    作者: 唐荣尧   出自:2008年第12期

  • 辽金城垣博物馆:风从北方来

    作者: 郑渔   出自:2008年第10期

  •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岭南如烟往事

    远离中原、僻处东南沿海的南越国,在历史上只存在了短短93年时间,就消失在人们视线中。直到1983年,广州闹市区的一次工程,才意外揭开了南越国的秘密——西汉南越王墓的发掘,……

    作者: 石志坚   出自:2011年第03期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
中华遗产 V

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
  • 杂志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

    • 中华遗产

    • 博物

    • 杂志订阅

    • 读者服务站

  • 新媒体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网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

    • 官方微信

    • 官方微博

  • 广告合作

    • 杂志广告刊例

  • 关于我们

    • 成长记忆

    • 工作机会

    • 联系我们

  • 关于网站

    • 版权声明

    • 隐私条款

    • 帮助中心

    • 意见反馈

    • 合作伙伴

    • 友情链接

订阅号

服务号

Copyright © 2001-2017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. All rights reserved.

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-4 京ICP备10014304号-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(京)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