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博物找茬儿

    新一轮竞猜从2014年03月到2014年10月,每期的问题设不同分值,总分80分,达到60分即可获得《博物》编辑部赠送的神秘小奖品一份,大家加油喽!来信别忘了写上自己的名字。

    出自:2014年第10期

  • 寻找违和感

    “消失”的蚊子去了什么地方?它们是被冻死了吗?不一定。尽管蚊子的寿命一般不会超过半年,但很多是会越冬的。我国常见的吸血蚊子有库蚊、按蚊和伊蚊三大类,它们有的成虫直……

    作者: 刘文   出自:2014年第10期

  • 活的“地衣石头”

    金斑鸻喜欢在河滩、湖边等地活动,这些地方一马平川,它们只好在没遮没挡的平地上筑巢。为了不让天敌发现,它们的巢材选用周围的枯草简单铺垫,毫不起眼。而蛋壳上则布满了褐……

    作者: 嘉楠   出自:2014年第10期

  • 眼屎·鼻屎·耳屎 退役的五官保护膜

    眼屎、鼻屎和耳屎这3种的脸上“屎”每个人都会有,它们的存在多少会让人有些不舒服,无人不想除之而后快。殊不知,它们是为保卫人体健康立下汗马功劳,才会落得如此下场…………

    作者: 曹阳   出自:2014年第10期

  • 生漆 “古代塑料”兴衰记

    漆液刚流出时呈乳白色,凝固后变为棕红,久放又会氧化变黑,“漆黑”一词就来源于此。再添入古代最常见的颜料——朱砂,就成了红漆。历史上的漆器,大多就以黑、红两色为主。……

    作者: 张彤彤   出自:2014年第10期

  • 鸡蛋 清与黄的变形记

    生鸡蛋闻起来往往有淡淡的腥味,这是因为蛋鸡的饲料中都会掺加豆粉等高蛋白食粮,而它们之中含有一种叫“胆碱”的化学成分,会在鸡肠道中转化成带有鱼腥味的“三乙胺”。三乙……

    作者: 艾晓騧   出自:2014年第10期

  • 清宫戏外西洋人 (帝师篇)

    在中国古代,教师的最高级别,就是能给皇帝传道授业的“帝师”。皇帝的教育事关国运,因而获此殊荣的也多是名家大儒。但在清代初期,却有两位外国传教士,用自己的西洋学问折……

    作者: 赫连镜繇   出自:2014年第10期

  • 西王母 半兽人的修仙路

    随着时间推移,西王母的修行不断加深,开始“逆生长”,日趋年轻美貌。魏晋时也有与《穆天子传》类似的故事,说西王母曾亲自降临汉宫,会见汉武帝。这份记载中的西王母看起来……

    作者: 韩枭扬   出自:2014年第10期

  • 渔家傲

    两百余年之后的北宋,丞相晏殊亦沉醉于湖面小舟之中,画舫载酒,明烛渐短,晏殊忽而忆起张志和故事,一边遥想着《渔歌子》应有的韵律,一边自拟了新词曲:“画鼓声中昏又晓,……

    作者: 曾笑菲   出自:2014年第10期

  • 藏北羌塘牧场 荒原水湖咸 绵羊赛牦牛

    在羌塘草原上,最常见的家畜是高原型藏绵羊。它们比蒙古牧区的绵羊皮实多了,不但能适应高寒、缺水的气候,还能出产可供人食用的羊奶。藏绵羊的毛颜色驳杂,并不都是白花花的……

    作者: 刘炎林   出自:2014年第10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