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从观星到“算星”天文台发展简史

    天文台听起来是现代产物,但对于古代农业文明来说,制定历法、安排农时,乃至用“天数”维护统治者的合法性,都离不开天文观测。因此天文台在世界各地的历史,几乎与宫殿、神……

    作者: 张超  解仁江   出自:2020年第09期

  • 解剖天文台

    现代天文台自诞生以来,一直是把天文望远镜当“眼睛”,以它为核心开展研究。不过,今天的天文望远镜,早已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“看星星”:有的专看低频电磁波,有的专看高频……

    作者: 解仁江   出自:2020年第09期

  • 探秘天文台

    相比大地、海洋和动物植物,浩瀚的星空显得更加神秘。早在数千年前,人们就认为日月星辰的运行,会决定气候农时乃至兴衰气运,并专门建立“观象台”——也就是天文台的雏形。……

    出自:2020年第09期

  • “切”块池塘 带回家 “纯原生态”鱼缸演义

    对饲养本土水族的缸,“水族圈”有个比较上档次的称呼,叫它“原生缸”。但我这缸无论外观还是内容,都有点儿超出原生缸欣赏底线,可以说是个十足的“杂货缸”。

    作者: 张瑜   出自:2020年第09期

  • 曼陀罗 酿作琼浆醉佛陀

    曼陀罗,可能原产于中美洲,如今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见到,生于荒地、村边或住宅旁。曼陀罗为草本或半灌木,通常高约1米,叶互生,边缘不规则波状或有齿;花单生,通常白色……

    出自:2020年第09期

  • 博物君的微吐槽

    加岛信天翁。它一生几十年,只选定一个伴侣。平时各自在大海上滑翔,每年繁殖季节就回到同一地点,等爱人。爱人如约而至后,它俩就优雅亲昵地说起 悄悄话。

    出自:2020年第09期

  • 博物君的微科普

    海蜇,又叫“面蜇”,是食用的几种海蜇里最好吃的一种。北方海里常见,也有农民在海水塘里养。养到脸盆大就捞上来做成蜇头、蜇皮,也有把小苗子卖到花鸟市场骗小孩的,买回家……

    出自:2020年第09期

  • 在西沙生活是什么体验? 永兴岛的日常

    一个三沙市,占了N个全国之最:中国最南端的城市、面积最大但陆地最小的城市、人口最少的城市、最神秘的城市……它的“市区”主要位于西沙永兴岛,这个南海小岛上的日常生活……

    作者: 董子凡  张辰亮   出自:2020年第08期

  • 叶上芭蕾舞

    我国白蚁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,往北逐渐减少。白蚁和蚂蚁有不少相似之处,但其实并没有亲缘关系。

    作者: 远阳   出自:2020年第08期

  • 长窟窿的土疙瘩

    在户外的墙面上,有时会见到一些土疙瘩,干巴巴贴在墙上,还被“钻”出好几个窟窿眼儿——这是谁家熊孩子在恶作剧?

    作者: 张小蜂   出自:2020年第08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