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戚继光与台州 抗倭名将是怎样炼成的

    戚继光一生戎马,在山东、东南沿海和蓟辽地区都流传着他的传奇,最浓墨重彩的一笔,无疑是他12年的抗倭生涯。光是平定浙江的倭寇,他就花了8年时间,主要战场之一就在浙江的台……

    作者: 谢金铃   出自:2017年第10期

  • 铁帝国与泥板书

    如今手机上网这么方便,让我们几乎忘了“图书馆”的存在。然而想当初连纸张都没有的时候,人们为了记录知识、传承文化可是煞费苦心。在2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,建立了史上第一……

    作者: 何全   出自:2017年第09期

  • 高迪与巴塞罗那 传奇建筑师之城

   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,往往拥有一处世界遗产就足以自豪了。但世界上却有这么一座城市,它有9处世界遗产,其中7处都出自同一位建筑师之手。这座城市就是西班牙的巴塞罗那,而这位……

    作者: 杜梨   出自:2017年第09期

  • 人力车的奇幻之旅

    提到人力车,或许你马上会想起老舍先生笔下的骆驼祥子,以及旧中国的市井百态。那时候,大家把人力车叫做“洋车”,可是好像在当时的欧美国家,并没有人力车满街跑,这是怎么……

    作者: 张彤彤   出自:2017年第06期

  • 穿越重洋的“麒麟”

   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,麒麟是与龙、凤并称的神兽,从不轻易现身。然而在公元15世纪的明代,却有三头“麒麟”先后来到帝都北京,出现在皇帝和文武百官面前……这些“麒麟”究竟是……

    作者: 张彤彤   出自:2017年第05期

  • 被埋没的丑天使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蟾蜍

    在看脸和卖萌泛滥的今天,许多人都对蟾蜍没啥好印象,甚至一看到丑陋的“癞蛤蟆”就难受。然而这个丑家伙,却是历史悠久的月精神兽,后来又演化为招财进宝的吉祥物。

    作者: 马明   出自:2017年第05期

  • 四川铁钱 无奈的“爆款货币”

    中国是最早发明纸币的国家,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纸币“交子”,以代替当地面值过小、动不动就要带上一大堆的铁币。不过,当初四川人为何要用使用不便的铁钱呢?

    作者: 张彤彤   出自:2017年第04期

  • 扬州慢

    《扬州慢》词牌诞生自扬州,冠扬州之名,所以后人用它填词,大多还是写扬州风物。其中,最独特的乃是琼花。

    作者: 曾笑菲   出自:2017年第04期

  • 汉字里的天气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

    4月清明节前后,北方春光明媚,南方烟雨濛濛,“万物生于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”,正是一年好景。在汉字中,很多表示天气的字,都带有雨字头,借着清明时节的雨,我们来说说汉……

    作者: 宰予   出自:2017年第04期

  • 在“案发现场”挖化石

    古生物工作者用小刷子一点点刷开岩石碎屑,让岩层中的恐龙骨骼化石暴露出来。这样的工作大多数是在室内进行,如果在野外直接开挖,化石很可能会快速风化、破碎掉。

    作者: 孟溪   出自:2017年第04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