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世界家牛明星

    经过数千年驯化,由原牛驯化而来的“家牛”门丁兴旺,在世界各地的品种已有上千个,而且还在不断产生新品种。按照培育方向,这些牛在产肉、产奶、拉车、耕地、皮革等功用上各……

    作者: 胡杨   出自:2021年第01期

  • 牛门望族

    自然界中,牛算是令人印象鲜明的动物:头生双角,身强力壮……然而当我们搜索有多少种牛时,就会发现许多与“本地牛”差别巨大的“外地牛”,甚至未必是同一个物种。实际上,……

    作者: 张劲硕   出自:2021年第01期

  • 斗鱼情仇(上)“纯原生态”鱼缸演义Ⅳ

    上回说完黄黝家事,这回咱聊聊斗鱼。其实早在黄黝各家热闹起来之前,两条圆尾斗鱼才是我家“杂货缸”里的艳星主角。只不过因为我的无知而耽误了它俩的青春,当我亡羊补牢,再……

    作者: 张瑜   出自:2021年第01期

  • 水下移动房

    山野里如果碰到清澈溪流,请留意一下水中的石块,兴许你能看到上面粘着些矮胖的“小棍儿”——它们大多直径半厘米左右、长三四厘米,质地像是用沙粒、碎石捏合的。它们与石头……

    作者: 晓风   出自:2020年第12期

  • 蚶 身居瓦屋 白日飞升

    蚶是南方沿海最常见的食用贝类,但你听说过它能长翅膀飞起来吗?

    作者: 嘉楠   出自:2020年第12期

  • 黄胸鹀 与它的难兄难弟

    在中国这个鸟类大国,偏居一隅的珍禽不少,貌不惊人的寻常小鸟也很多。近二十多年来,却有一种原本数量众多的小鸟,以惊人的速度沦为“极危物种”,它就是黄胸鹀。

    作者: 王蛐蛐   出自:2020年第12期

  • 涠洲岛追鲸记

    一说“观鲸”,好像都得去国外,殊不知我国广西涠洲岛附近海域,每年冬季都会有大型须鲸前来“巡狩”。得知此消息,海洋生物摄影师张帆两赴涠洲岛,冒着风浪和“疫情”,去赴……

    作者: 张帆   出自:2020年第12期

  • 走进“恐龙生产基地”

    除了恐龙化石多,如今的自贡还是“仿真恐龙之乡”,生产了全球超过90%的仿真恐龙。这次采访,我们就去了一家当地的行业龙头企业——自贡亘古龙腾科技有限公司,看看那些栩栩如……

    作者: 董子凡   出自:2020年第12期

  • 自贡恐龙谜团大起底

    领略了恐龙之乡的百年研究历程,检阅了侏罗纪的各位明星,接下来有请自贡恐龙博物馆的权威专家——叶勇老师,来为我们解读关于自贡恐龙起源、演化的更多奥秘。

    作者: 董子凡   出自:2020年第12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