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国家地理
中华遗产
博物
官网首页
  • 首页
  • 杂志内容
  • 往期回顾
  • 全部
  • 中华遗产卷首语
  • 博物馆记
  • 历史拾遗
  • 发明与技术
  • 古代生活
  • 古迹探秘
  • 声音
  • 文化符号
  • 文化遗产
  • 文物故事
  • 有问有答
  • 民族与宗族
  • 消息
  • 秘档
  • 读史笔记
  • 读画笔记
  • 遗产风景
  • 风云人物
  • 食锦谈
  • 藏区白定村的春耕节

    作者: 王郢   出自:2008年第04期

  • 消息

    出自:2009年第12期

  • 声音

    出自:2009年第12期

  • 女真:跨越三千年的兴亡悲欢

    作者: 祝勇   出自:2008年第04期

  • 寻找民族美色

    寻遍大江南北,除了星星点点的蓝染,大概海南的黎族是保留传统颜色及其染色技艺最多的民族。随处可觅的芒果核成为他们新奇的固色和媒染工具,他们用当地一种树叶染出土黄色,……

    出自:2012年第12期

  • 数学的副产品

    作者: 黄秀芳   出自:2009年第12期

  • 技术决定颜色的贵与贱

    为何采用这些颜色来体现服色等级,是一个很有意思并值得探讨的话题。其形成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,但深层原因很有可能和当时各种颜色的染制难易程度有很大关联。

    作者: 剑舞   出自:2012年第12期

  • 衣之色 追寻飘扬的色彩

    在染坊中,我听到一些有趣的术语:灰多称缸“老”、“紧”,蓝靛下沉布不易上色;酒多称缸“软”、“松”,染时浮色多易掉色。“头等师傅掀篷盖,二等师傅标棍摆,三等师傅看……

    作者: 扬眉   出自:2012年第12期

  • 万古长夜西窗烛

    《山海经》中有个古老的传说,舜有两个女儿,生有灵光,可照方圆百里,于是一个名叫“宵明”,一个叫“烛光”。这两位中国的“烛火”女神,大概是古人对于灯火之始的想象。然……

    作者: 唐苏  卫康叔   出自:2011年第02期

  • 当孝道遇上法律

    孔子曰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。不敬,何以别乎?”——如果没有内在的敬畏与顺从,奉养老人就与豢养宠物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。

    作者: 孙海峰   出自:2011年第02期

  • 362
  • 363
  • 364
  • 365
  • 366

中华遗产 V

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
  • 杂志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

    • 中华遗产

    • 博物

    • 杂志订阅

    • 读者服务站

  • 新媒体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网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

    • 官方微信

    • 官方微博

  • 广告合作

    • 杂志广告刊例

  • 关于我们

    • 成长记忆

    • 工作机会

    • 联系我们

  • 关于网站

    • 版权声明

    • 隐私条款

    • 帮助中心

    • 意见反馈

    • 合作伙伴

    • 友情链接

订阅号

服务号

Copyright © 2001-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. All rights reserved.

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
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-4 京ICP备10014304号-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(京)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