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国家地理
中华遗产
博物
官网首页
  • 首页
  • 杂志内容
  • 往期回顾
  • 全部
  • 中华遗产卷首语
  • 博物馆记
  • 历史拾遗
  • 发明与技术
  • 古代生活
  • 古迹探秘
  • 声音
  • 文化符号
  • 文化遗产
  • 文物故事
  • 有问有答
  • 民族与宗族
  • 消息
  • 秘档
  • 读史笔记
  • 读画笔记
  • 遗产风景
  • 风云人物
  • 食锦谈
  • 粤语:舌尖上的密语

    粤语因其难懂而被戏称为鸟语。然而,这些北方人耳中的“天音”,传着古汉语的衣钵,存着古百越语的遗风,甚至混杂外语词汇……谁会比它更传统?谁又比它更潮流?

    作者: 李敏盈   出自:2017年第07期

  • 闽南语:一路向南

    一句闽南腔,勾起许多情。泉、漳古镇、潮汕渔村、海南小岛,甚至异国他乡,闽南语都能找到知音。本自中原而来的声调,踏上千里南征路。一路上,有多少悲欢喜乐?

    作者: 陈佳臻   出自:2017年第07期

  • 风云际会上海话

    上海话如何成为吴语区的后起之秀,上海话中藏着多少英语单词?

    作者: 陶钧  钱乃荣   出自:2017年第07期

  • 吴语:在官话南征下

    分布在苏南、上海、浙江一带的吴语,曾经有着无比重要的影响力。但是历次北人迁徙导致的官话南征,令吴语区萎缩了不少地盘,吴语是如何与官话相争的?

    作者: 阮桂君   出自:2017年第07期

  • 天津话的“根儿”与“哏儿”

    天津方言,倍儿哏儿!那天津话的这份“哏儿”,究竟源自哪里,根在何方?

    作者: 李旭东   出自:2017年第07期

  • 三种语言拼成经堂语

    “我虔诚举意,面向克尔白,进行虎夫滩的四番主命拜。”这是回民在礼拜前所念的起始句。表示所礼拜的拜数和名称。这句话,非回族人听了肯定一头雾水,但更让人惊讶的是,在这……

    作者: 马作金   出自:2017年第07期

  • 东北话:“笑”出一个东北

    东北话自带笑点,仿佛天然赋予东北人幽默的基因。伴随着时下的直播之风,东北话更是吹遍网络。它是如何形成,又有怎样的前世今生呢?

    作者: 杨睿   出自:2017年第07期

  • 北京话:谁说它是满式汉语?

    北京话的许多词语,如把式、萨其马、撒么、hende等,皆是源自满语。无形之中,这给人们留下一个印象,即北京话受满语影响非常大。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

    作者: Hasuran Li   出自:2017年第07期

  • 河南话:对撞与融合

    在由原乡奔赴异乡的路上,河南方言跟随移民的脚步,一次次实现着与异地口音的对撞、激荡和融通。

    作者: 王守谦   出自:2017年第07期

  • 台湾腔:“国语”漂流记

    语言携带着看不见的DNA,记录了它来自哪里,经历了什么,过去是什么样子。现在,让我们来给娇萌软嗲的台湾腔解码。

    作者: 何诗田   出自:2017年第07期

  • 67
  • 68
  • 69
  • 70
  • 71

中华遗产 V

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
  • 杂志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

    • 中华遗产

    • 博物

    • 杂志订阅

    • 读者服务站

  • 新媒体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网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

    • 官方微信

    • 官方微博

  • 广告合作

    • 杂志广告刊例

  • 关于我们

    • 成长记忆

    • 工作机会

    • 联系我们

  • 关于网站

    • 版权声明

    • 隐私条款

    • 帮助中心

    • 意见反馈

    • 合作伙伴

    • 友情链接

订阅号

服务号

Copyright © 2001-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. All rights reserved.

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
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-4 京ICP备10014304号-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(京)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