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虫声新透绿窗纱 汉字中的虫

    农历五月端午节,气候入夏,各种蛇虫开始活跃,正是新闻中“虫部字”出镜率最高的时候。趁此机会,我们来说说汉字里的“虫”。

    作者: 宰予   出自:2017年第06期

  • 天涯何处无芳草 汉字中的草

    5月是春天的末班车,绿意染遍江南江北,花褪残红,芳草连天。“草”在汉字之中,是万物生长的象征,也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元素。

    作者: 宰予   出自:2017年第05期

  • 墨鱼 一肚好墨 送海龙王

    墨鱼就是乌贼,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海鲜。可要问它为什么叫乌贼?八成你会卡壳。关于乌贼,还有很多类似的知识点被我们忽视。

    作者: 嘉楠   出自:2017年第04期

  • 志留纪 大变革前奏曲

    自从多细胞生命出现以来,志留纪或许是最没存在感的一个地质纪元了。它既没有寒武纪大爆发、奥陶纪大辐射的石破天惊,也缺少后来各种吸引眼球的巨型生物,2400万年的持续时间……

    作者: 江泓   出自:2017年第04期

  • 天池有天语 解读山顶的湖

    湖泊大多出现在地势低洼的地方,比如我国的鄱阳湖、洞庭湖、太湖等几大名湖,都位于平原低地。不过,有一些湖却出现在高山之巅,人们常笼统地把它们称为“天池”——这些高山……

    作者: 杨帅斌   出自:2017年第04期

  • 琥珀 最美物证

    化石法医研究的材料,不光是冷冰冰硬邦邦的碳酸钙化石,还有一类身价不菲、漂亮精致的特殊化石—琥珀。2016年底,中外古生物学家发现了琥珀里的恐龙尾巴,引起轰动!《侏罗纪……

    作者: 何全   出自:2017年第04期

  • 化石法医 探案记

    “化石法医”最大的对手,是时间。乘坐时光机回到过去只是个脑洞,只有化石能告诉他们史前曾经有过哪些生物。然而历经亿万年沧海桑田,只有极少数远古信息能通过化石保存下来……

    出自:2017年第04期

  • “俳圣”的徒步 松尾芭蕉与奥之细道

    《搞笑漫画日和》让很多中国观众知道了“芭蕉桑”。这位全名松尾芭蕉的日本俳谐师,在动画里傲娇又废柴,笑点十足。真实的松尾芭蕉是日本文学大神,被尊为“俳圣”。他还是一……

    作者: 崔婧沄   出自:2017年第03期

  • 凭仗丹青观自然 用画笔做“自然笔记”

    数码时代,记录自然的方式愈加准确快捷:端起相机、举起手机,咔嚓一拍,就能捕获种种精彩瞬间。画笔好像一下子被抢了工作,“博物画”似乎也要退出历史舞台了。

    作者: 张瑜   出自:2017年第03期

  • 中国古代博物绘画

    西方的博物画,作者多为博物学家或者受聘于科学家的画师,他们创作时就带有先天的“科学基因”。而中国在近现代前,虽然画家们观察、描绘自然的眼光和手法,与西方的科学标准……

    作者: 王钊   出自:2017年第03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