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中华大地上,彩陶文明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。先民们制作的彩陶,蕴含了他们对生灵万物和自身的独特理解。精美的彩陶纹饰或具体或抽象,或浪漫或神秘,共同……
出自:2012年第04期
绘制于彩陶之上的精美纹饰随着文明的演进而不断发展,从最初简单重复的色彩涂抹,到对自然万物的象形描摹,最终发展为天马行空的写意艺术。
出自:2012年第01期
文明的兴起与火有关,正是火,带来了文明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器物:陶器。把土捏成的器物用700至1000摄氏度的高温烧制,便成了陶器。由于陶土中含有一些矿物质,再加上烧制时与空……
作者: 黄小峰 出自:2012年第11期
12月11日,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,不少媒体刊发了纪念文章,其核心思想,无不是表达十年来中国所发生的变化。最大的变化是什么?10月14日,温家宝总理在出席相关活动时,也……
作者: 黄秀芳 出自:2012年第01期
难道是白色在此期间咸鱼大翻身,变得地位尊崇起来了吗?遍查当时相关的材料,情况正好相反。《晋令》规定:“士卒百工履色无过绿、青、白,奴婢履色无过绿、青、白。”绿、青……
作者: 丘晓江 出自:2012年第11期
门由千姿百态到一模一样,这门上面到底发生了什么?
作者: 马赛屏 出自:2012年第03期
据南朝刘宋裴骃在《史记集解》中所引用马融的话来说:“鱼者,介鳞之物,兵象也。白者,殷家之正色,言殷之兵众与周之象也。”这也就是说,鱼意味着战争,白色是殷商崇尚之色……
作者: 凤兮 出自:2012年第11期
在考古学业界内部,有个约定俗成的看法,认为所有凹陷的坑状遗迹,都可以被称为“灰坑”,这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考古专有名词。
出自:2012年第03期
花园口决堤与长沙大火,重庆防空隧道窒息,并称为抗战期间三大惨案,其中祸及地域之广,涉难人数之多,国内外反响之大,当以花园口决堤为最。
作者: 长歌 出自:2012年第03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