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“大内总管”的爱恋

    一家五代与这座宫殿深深的缘分,镌刻成了血脉里的热爱。梁家人与故宫的故事贯穿了清朝、民国再到新中国的成立。这是一个家族的历史,也是故宫人与文物亲密接触、终生呵护的历……

    作者: 班晓悦   出自:2015年第10期

  • 文物流失 末代皇帝与国宝沉浮录

    上世纪二十年代,故宫珍宝曾被盗出宫,大量散失。而这场悲剧的总导演,却是末代皇帝溥仪。皇帝为何监守自盗?这批珍宝在乱世的漩涡中,又经历了哪些跌宕起伏的故事?世事无常……

    作者: 刘菲   出自:2015年第10期

  • 一把椅子 坐拥天下

    在太和殿中摆放的雕龙髹漆龙椅,是游人参观故宫必看景点。龙椅作为皇权的象征,在明清两朝,神圣不可接近;辛亥革命后,又被扔在废料堆中。从『龙椅』到雕了龙的椅子,历史向……

    作者: 刘菲   出自:2015年第10期

  • 帝后们的佛事

    皇宫,在君权的威严背后,还有一种庄严——佛事的庄严。紫禁城中,除了有君臣的军国重事,还有后宫的梵音诺唱,不管是太后所居,还是皇帝所寝,甚至花园之中,都常闻诵经说法……

    作者: 鹿言   出自:2015年第10期

  • 帝王们的千秋“文”业

    紫禁城的主人们,是整个帝国的政治核心,有时他们还要被塑造为道德的楷模,但是有些帝王并不满足于此,他们还想成为文坛的领袖,创造『文治』的盛世。帝令之下,学者云集,皇……

    作者: 李园   出自:2015年第10期

  • 蓝与紫的诱惑

    紫铜为骨,蓝釉为肤。美得奇特,蓝得惊艳!说景泰蓝是中西文化的『混血儿』,您可能有些意外。它不是我们的国粹吗?实际上,它是古人从西方移植到中国土壤上的一朵『奇葩』,……

    作者: 贾福林   出自:2015年第10期

  • 清宫里的“如意宝”

    传世的如意,或珠光宝气,或美不方物。如意起于久远,但晚至清代,才被看做『最吉祥、最中国、最大众』的符号。如意,从一位皇帝的特殊偏爱而始,由朝廷的特殊政令成就。

    作者: 胡忠良   出自:2015年第10期

  • 玉山子,乾隆皇帝的面子工程

    在紫禁城的乐寿堂内,安放着一块硕大的玉雕:《大禹治水图》玉山子。它是乾隆八十大寿的贺礼,论体量之大、做工之精、耗费人力之巨,其他文物无出其右。花费十余年时间开凿这……

    作者: 格利高里   出自:2015年第10期

  • 成化皇帝的鸡缸杯

    公元1464年,接替明英宗朱祁镇即位的宪宗朱见深,开启了明王朝历史上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时代。这个不合格的成化皇帝,在政治上碌碌无为,在文化艺术上却推动了整个社会向自由……

    作者: 项坤鹏   出自:2015年第10期

  • 收藏最重“宜子孙”

    天下收藏,经明末丧乱几近毁佚。康乾盛世的文治武功,使书画珍品自江南民间回流清廷,至乾隆时期达于顶峰。乾隆帝对书画的狂热嗜好和收藏欲望背后,是否有更深远的谋虑?让我……

    作者: 张震   出自:2015年第10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