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纽扣诉说万种风情

    习惯了宽衣广袖、绳带系结的飘逸风情,中国人最初并不喜欢纽扣。纽扣“方便、快捷”的品质,久久无法征服一个农业王朝的心。所以纽扣长久被“圈禁”在军队的铠甲上,郁郁不得……

    作者: 骆文   出自:2015年第02期

  • 胡衣来了

    服饰的“时尚”可以用“善变”这个词来替代,刷新它的主要动力来自全球的风潮。中国古代呢?也少不了胡汉的“互动”。唐朝堪称衣装时尚的巅峰,也是胡衣全面深刻改变汉装的时……

    作者: 北溟   出自:2015年第02期

  • 生活在汉武帝身边的“犀牛”?

    这是一件汉代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。商周时期,“尊彝”是对祭祀所用礼器的总称,并不用来专指某种青铜礼器。到金石学发达的宋代,人们常把一类体型偏大的容酒器叫做尊,约定俗……

    出自:2015年第01期

  • 那时的建筑那时的云

    从昆明西山的罗汉山半山腰拾级而上,你就会走进一座别致的古建筑群——三清阁。三清阁始建于元朝,初为元梁王避暑行宫,明初改建为玉皇阁,后历经修建,成为昆明的道教圣地。……

    出自:2015年第01期

  • 1873年的圆明园

    夏宫,是外国人对圆明园的称呼。1873年,这座夏宫已经沦为一片废墟,尽管一直有士兵把守,但早已力不从心。这一年,在大清海关工作的德国人恩斯特·奥尔末(Ernst Ohlmer),与朋友……

    出自:2014年第10期

  • 四千年前的下水管道

    水管道有多重要?看一看暴雨天各大媒体的新闻就知道了。四千年前的先民没有交通瘫痪之忧,却也深深明白积水的害处。

    作者: 李秀娜   出自:2014年第10期

  • 民国摩登:照片制成明信片

    1904年,在昆明翠湖公园的海心亭,云南第一家民营的照相馆“水月轩”开张。当时,对于一个封闭、落后的西南边陲小城,开设以商业运营为主的照相馆,是一件新鲜事,每天来看热……

    作者: 邢天皓   出自:2014年第10期

  • 一张明信片的旅行

    清晨,一只乌篷船迎着霞光摇过了桥洞。玉带桥上,村民或从容行路或站在桥边怡然自得地观赏风景。一副典型的江南水乡图景。从人们的穿戴上大致可以判断相片拍摄的年代。不错,……

    出自:2014年第09期

  • 让石头说话

    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:在距今几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,一位已经进化得和我们相差无几的古人类,手中握着一方结实的石块,不停地用力砸向地上的石料,石片纷纷脱落,一个用来钻……

    出自:2014年第07期

  • 古滇人的存钱罐

   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古代中国陈列中,展出了两件来自古滇国的“存钱罐”,其正式名称叫“贮贝器”。贮贝器不同寻常,而器物上的“艺术创作”更耐人寻味。

    作者: 李秀娜   出自:2014年第07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