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拼贴中的民国风云

    民国时期,有一种剪贴画明信片曾经风行一时。它用信销旧票或废旧破损的邮票为材,拼贴成各种人物形象,再配以彩笔勾画的细节、景物,组成一张新的风俗图画。上图的戏剧人物拼……

    出自:2014年第02期

  • 龟鳖之神

    1972年,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幅T字型帛画,全长2.05米,覆盖在最内层的棺盖上。它的作用类似于遗像,在送葬时把它高举在整个队伍的最前列,向周邻以及“地府官员”通报死者的身份……

    作者: 张闻捷   出自:2014年第01期

  • 我的传家宝

    所谓『物以载道』,『传家宝』亦然。其之所以为『宝』,不在于价值连城,而在于承载其中的家族记忆与文化精神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家家都有『传家宝』。让我们走近这些平凡而珍……

    出自:2013年第12期

  • 大辽公主的宝藏 陈国公主墓

    三十年前的偶然发现,揭开了迄今为止最高规格的辽代皇族大墓。三千多件出土文物,展现了一个消逝王朝曾经的辉煌,也引发了无数迷思:惊世大墓何以躲过重重劫难?墓葬内的奇特……

    作者: 孙建华   出自:2013年第10期

  • 我们怀念的『纯真年代』

    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中国,有人经历过,有人听说过。虽已化为尘封的历史,但属于那个时代的老物件,如今却又频频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里,甚至被贴上了『纯真』的标签。在物质充……

    作者: 倪瑞锋   出自:2013年第10期

  • 『毛时代』的民生记忆

    列宁装、布拉吉、搪瓷缸、上海表、军用水壶……看到这些名称,你是不是已被带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?这些物品如何诞生,又为何风靡,其中沉淀着怎样的情怀?

    作者: 吴有   出自:2013年第10期

  • 老物件里的青春记忆

    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。本期特别策划,我们就来关注那些默默隐匿于身边的遗产——属于『毛时代』的物质遗产。在上世纪50-70年代的中国,诞生了一大批极富特色的产品。无论是……

    出自:2013年第10期

  • 满洲映画 电影王国的戏中戏

    满洲映画,“伪满”的电影王国,要通过电影来宣扬“日满亲善”的国策。然而历史是个魔术师,大部分中国影人和进步的日本影人,并不心向“国策”,反而展开斗智斗勇的“戏中戏……

    作者: 小溪   出自:2013年第09期

  • 藻井 中国美丽的天花板

    井中有水,水火相克,这个简单的道理,却启发了一项建筑绝学——藻井。在中国人看来,屋顶不只有遮蔽天空的作用,它还是『技艺载道,道艺合一』的舞台。一架架古代藻井,一处……

    作者: 范亚昆   出自:2013年第09期

  • 关麓村 中国居住之味

    中国人的居室美在何处?美至几何?我们在哪里还可以见到原汁原味的中式装修?请跟随我们的记者,去皖南古镇关麓村走一走,从中能读到前人对住宅的心思讲究、哲理规范和居住情……

    作者: 姚瑶   出自:2013年第09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