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丛林废都 吴哥窟废弃之谜

    屹立在柬埔寨丛林中的吴哥窟,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。然而这座壮观的建筑群,早在数百年前就已沦为废墟,差点被世人遗忘。建造了吴哥窟的古代高棉人,为何会把它抛弃了呢,是天……

    作者: 张彤彤   出自:2015年第10期

  • 字体演变 篆隶草行楷

    我们的汉字,不仅文字量、词汇量庞大,字体也颇为庞杂。有一笔一划、明晰易读的隶书、楷书,也有弯弯绕绕、如同天书的篆书、草书。从秦朝小篆,到如今我们熟悉的楷体字,汉字……

    作者: 宰予   出自:2015年第10期

  • 夺走夏天 1815年坦博拉火山喷发

    今年7月,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拉翁火山喷发,导致附近旅游胜地巴厘岛的机场关闭。其实在这个地处板块交界处的群岛之国,火山喷发、地震和海啸一向频繁。整整200年前,就有一次……

    作者: 王珊   出自:2015年第09期

  • 六国文字 论“书同文”的重要性

    中国幅员辽阔,同是汉语,但吴侬软语、三秦高腔,相去甚远,即便是推广普通话的今天,全国依旧南腔北调。幸好,我们通行统一的汉字。这还得感谢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的改革——“……

    作者: 宰予   出自:2015年第09期

  • 跳蚤马戏团 另类虫戏

    跳蚤对今天的城里人来说已经很陌生了,不过回到几百年前,跳蚤在城乡各地随处可见。它们大肆吮吸人血、传染疾病,但也并非一无是处:比如当时的欧洲人,就在跳蚤身上找到了乐……

    作者: 冉浩   出自:2015年第08期

  • 战群英谱 之 游击·狙击·空战

   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。那场几乎卷入全人类的世界大战中的英雄故事,不分国界,总被人们津津乐道、常讲不衰。这一次的“奇人正传”,也是英雄群像,但不提耳熟能……

    作者: 赫连镜繇  孟凡萌   出自:2015年第08期

  • 糯米灰浆 古代中国的“有机水泥”

   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说,两千年来家喻户晓。但如果孟姜女晚生几个世纪,就算她有神力相助,恐怕也“哭”不倒长城了——魏晋以来“糯米灰浆”技术的使用,使长城这样的重点建筑……

    出自:2015年第07期

  • 帛书 雁足鱼腹传消息

    简牍开启了“书写”的历史,但竹木数量一多,就十分笨重。在同一时期,有更轻便、更好写的文字载体,可以卷起、折叠,甚至能绑在小动物身上,让它们帮忙传递讯息—这就是“帛……

    作者: 宰予   出自:2015年第07期

  • 四季抓膘

    “抓膘”是牧民的“业界术语”,指的是通过有技巧地牧养,让牲畜自己长出饱满的脂肪层,以抵御草原上严酷的寒冬。抓膘的秘诀,是让家畜按季节“换口味”,在不同生长阶段补充……

    作者: 舒泥  苏义   出自:2015年第07期

  • 波利尼西亚鼠 太平洋危险分子

    在大航海时代之前,最出色的航海家是波利尼西亚人。他们驾驶着原始的船只,踏足了大半个太平洋的岛屿。然而和他们一起远航大洋、一起发现和改造新家园的,还有另一种哺乳动物……

    作者: 冉浩   出自:2015年第06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