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贝之器

    双壳贝为人类贡献的不仅是鲜美的贝肉,它们质坚似玉、珠层幻彩的外壳,也被人类开发出了各种用途:做工艺品,做容器,做劳动工具,做玩具……一起来欣赏这些“贝器”之美吧!……

    作者: 丌格   出自:2021年第09期

  • 市场探贝

    水产市场上,贝类摊档就像珠宝店一样琳琅满目、五光十色。而且很多贝类在各地的俗称迥异,张冠李戴时有发生。“海鲜修养”级别不够的顾客,很可能傻傻分不清。其实,双壳纲下……

    作者: 尉鹏   出自:2021年第09期

  • 南岛人 逐浪五千年,遍布两大洋

    在浩瀚太平洋的大小岛屿上,航海家发现了“南岛人”族群。实际上南岛人的分布范围远超当时想象:从太平洋东部的复活节岛,横贯东南亚群岛,直到印度洋西端的马达加斯加岛。五……

    作者: 萧陵   出自:2021年第07期

  • 圆明园里种荷花

    说起圆明园,多数人都会想起课本里饱经沧桑的遗址。其实,今天的圆明园不仅能怀古,还是京城赏荷胜地——它是我国北方荷花品种最多的公园,每年6月底到8月都有“荷花节”。游……

    作者: 林语尘  林依婷   出自:2021年第07期

  • 牙齿修饰 藏在嘴里的另类审美

    我们常用“铁齿铜牙”“牙尖嘴利”来形容一个人口才犀利。其实,在人类历史长河中,还真有很多族群,崇尚给牙齿镶嵌金属,或将牙齿打磨尖锐。本期我们就来看看千奇百怪的“整……

    作者: 宗宁   出自:2021年第06期

  •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广西川苔草科植物寻踪

    “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”是清人袁枚赞美苔藓的诗句,因央视节目《经典咏流传》而广为人知。植物爱好者吴双却说:苔藓靠孢子繁殖后代,并不开花,在自然界中,其实有一类开……

    作者: 吴双   出自:2021年第06期

  • 寻找“真坚果”

    为了围观打松塔,我们来到长白山。车上,编辑们聊起2012年的文章“长白山找野果”,那里面提到了一种野生坚果——毛榛子。对植物爱好者来说,榛子可是一种很特别的坚果,来了……

    作者: 彭鹏  林依婷   出自:2021年第02期

  • 山核桃破关路

    零食盒里的大多数坚果,都是植物最重要的种子,被硬壳严密保护着,有的外面还有厚厚的果肉果皮。人类想尽情享用它们,就得先破除这层层关卡。9月中下旬,正是浙江临安山核桃……

    作者: 林语尘   出自:2021年第02期

  • 松子 出山记

    多数坚果都很贵,其中松子是典型:身为“国货”,价格却能与进口坚果试比高。去年秋天,我们前往长白山,亲眼见证松子的采收过程,终于明白了它为什么这么贵——每一粒松子,……

    作者: 林语尘   出自:2021年第02期

  • 坚果“嗑学”

    在漫长的演化中,一些植物成了操心的家长:它们把种子养得白白胖胖、富含脂肪等营养物质,又用千奇百怪的硬壳,将这些娇儿保护起来。然而,善寻美味的人类还是盯上了它们。经……

    作者: 佳期   出自:2021年第02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