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广西川苔草科植物寻踪

    “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”是清人袁枚赞美苔藓的诗句,因央视节目《经典咏流传》而广为人知。植物爱好者吴双却说:苔藓靠孢子繁殖后代,并不开花,在自然界中,其实有一类开……

    作者: 吴双   出自:2021年第06期

  • 寻找“真坚果”

    为了围观打松塔,我们来到长白山。车上,编辑们聊起2012年的文章“长白山找野果”,那里面提到了一种野生坚果——毛榛子。对植物爱好者来说,榛子可是一种很特别的坚果,来了……

    作者: 彭鹏  林依婷   出自:2021年第02期

  • 山核桃破关路

    零食盒里的大多数坚果,都是植物最重要的种子,被硬壳严密保护着,有的外面还有厚厚的果肉果皮。人类想尽情享用它们,就得先破除这层层关卡。9月中下旬,正是浙江临安山核桃……

    作者: 林语尘   出自:2021年第02期

  • 松子 出山记

    多数坚果都很贵,其中松子是典型:身为“国货”,价格却能与进口坚果试比高。去年秋天,我们前往长白山,亲眼见证松子的采收过程,终于明白了它为什么这么贵——每一粒松子,……

    作者: 林语尘   出自:2021年第02期

  • 坚果“嗑学”

    在漫长的演化中,一些植物成了操心的家长:它们把种子养得白白胖胖、富含脂肪等营养物质,又用千奇百怪的硬壳,将这些娇儿保护起来。然而,善寻美味的人类还是盯上了它们。经……

    作者: 佳期   出自:2021年第02期

  • 马铃薯瓢虫和马铃薯

    无论你叫它土豆、洋芋还是山药蛋,马铃薯作为全国菜市场标配,城里人恐怕很少见过它的叶花果,以及在叶子上埋头啃食的小瓢虫。

    作者: yinger   出自:2021年第02期

  • 迈森瓷器 炼金术士的意外发明

    与流行说法相反,英语里管中国叫“China”不是因为瓷器;而是因为瓷器源自中国,才把瓷器叫“china”。中国瓷器曾让整个欧洲疯狂追捧,直到18世纪初,才在德意志东部的小城迈森,……

    作者: 何全   出自:2020年第08期

  • 头发颜色 头顶的乌云、阳光与火焰

    作为我们身上最多、最显眼的毛发,头发是一个人外表的重要组成。上期我们讲了头发形状:东亚人的“粗长直”、非洲人的“细毛卷”、欧洲人的“大波浪”……都是人类祖先适应自……

    作者: 王美军   出自:2020年第07期

  • 市场蘑菇从哪来 蘑菇工厂篇

    福建省古田县是“中国食用菌之都”,尤以盛产银耳闻名。走进古田的银耳种植工厂,这里种蘑菇的故事,与“蘑菇房”大不相同。

    作者: 林依婷   出自:2020年第07期

  • 菜市场常见蘑菇图鉴

    2017年9月,我们用两页图鉴介绍过千奇百怪的“云南市场蘑菇”。2020年,在疫情中宅家、买菜的编辑发现,其实身边超市里的“大众”蘑菇种类就很多,人们也未必都认得。于是,我们……

    作者: 朱力扬   出自:2020年第07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