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马铃薯瓢虫和马铃薯

    无论你叫它土豆、洋芋还是山药蛋,马铃薯作为全国菜市场标配,城里人恐怕很少见过它的叶花果,以及在叶子上埋头啃食的小瓢虫。

    作者: yinger   出自:2021年第02期

  • 迈森瓷器 炼金术士的意外发明

    与流行说法相反,英语里管中国叫“China”不是因为瓷器;而是因为瓷器源自中国,才把瓷器叫“china”。中国瓷器曾让整个欧洲疯狂追捧,直到18世纪初,才在德意志东部的小城迈森,……

    作者: 何全   出自:2020年第08期

  • 头发颜色 头顶的乌云、阳光与火焰

    作为我们身上最多、最显眼的毛发,头发是一个人外表的重要组成。上期我们讲了头发形状:东亚人的“粗长直”、非洲人的“细毛卷”、欧洲人的“大波浪”……都是人类祖先适应自……

    作者: 王美军   出自:2020年第07期

  • 市场蘑菇从哪来 蘑菇工厂篇

    福建省古田县是“中国食用菌之都”,尤以盛产银耳闻名。走进古田的银耳种植工厂,这里种蘑菇的故事,与“蘑菇房”大不相同。

    作者: 林依婷   出自:2020年第07期

  • 菜市场常见蘑菇图鉴

    2017年9月,我们用两页图鉴介绍过千奇百怪的“云南市场蘑菇”。2020年,在疫情中宅家、买菜的编辑发现,其实身边超市里的“大众”蘑菇种类就很多,人们也未必都认得。于是,我们……

    作者: 朱力扬   出自:2020年第07期

  • 在城市里找蘑菇

    随着雨季来临,屋里、草坪上、行道树上,都冒出了蘑菇的身影。人们见到,往往只会惊叹一句“长蘑菇啦!”而我们的作者朱力扬,却会辨识这些蘑菇的身份,并用相机、画笔为之作……

    作者: 林语尘   出自:2020年第07期

  • 梅子团团青

    6月正是“黄梅时节”。在季风带来的连绵雨水中,枝头梅子由青转黄,夏天也随之而来。作为华夏民族最古老的水果之一,梅子被人们开发出了无限可能,做成酱料、蜜饯、饮品,也……

    作者: 沈书枝   出自:2020年第06期

  • 鲜味道,藻知道:食用海藻盘点

    “请你吃海鲜!”“好啊,吃什么?”“拌海带丝,紫菜汤!”这是个笑话,也是个事实:别拿食用海藻不当海鲜。它们给味蕾带来的鲜美体验,是其他海鲜给不了的。

    作者: 进击的多肉   出自:2020年第06期

  • 蒿饼青团清且嘉

    脚下这片土地,千百年来受季风影响,四季流转,时序分明。自古,人们便歌咏春盘蓼蒿、秋风莼鲈,于餐桌之上感受时令变迁。而今我们的生活里,仍有不少别致饮食,能牵动对于季……

    作者: 沈书枝   出自:2020年第04期

  • 鲨魟胎生 如鸡伏雏 似燕翼子

    鱼基本都是卵生的,但《海错图》里却有两条鱼直接产出了小鱼,这是怎么回事?

    作者: 嘉楠   出自:2020年第03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