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国家地理
中华遗产
博物
官网首页
  • 首页
  • 杂志内容
  • 往期回顾
  • 全部
  • 中华遗产卷首语
  • 博物馆记
  • 历史拾遗
  • 发明与技术
  • 古代生活
  • 古迹探秘
  • 声音
  • 文化符号
  • 文化遗产
  • 文物故事
  • 有问有答
  • 民族与宗族
  • 消息
  • 秘档
  • 读史笔记
  • 读画笔记
  • 遗产风景
  • 风云人物
  • 食锦谈
  • 蜀国故道上的古镇(续)

    作者: 半夏   出自:2008年第07期

  • 碉楼:震而不倒

    作者: 刘乾坤   出自:2008年第07期

  • 修补都江堰之心

    作者: 潜风   出自:2008年第07期

  • 化茧成蝶 用传统复活魅力“川边”

    作者: 叶扬   出自:2008年第07期

  • 没有发酵我们将失去这些美味

    这一期杂志的编辑工作接近尾声时,我发现编辑部的会议桌上居然热闹非凡,五花八门的包装盒里装了什么?随手打开一盒,看见了泛出甜香的微黄的干酒曲粉,这是专门托人从南方捎……

    出自:2013年第02期

  • Cheese——人类的自我救赎

    蛋白质的短缺,保鲜技术的缺乏,还有宗教所带来的素食文化,这些人类饮食史上出现过的棘手问题,都被奶酪一一化解。

    作者: 顾盼   出自:2013年第02期

  • Bread——难得的蓬松

    为什么同样是小麦,经过漫长发酵被端上欧洲人餐桌,从而改变他们体质的食物不是馒头呢?

    作者: 顾盼   出自:2013年第02期

  • Beer——重写历史的饮料

    直到一万一千年前左右,人类才开始刻意栽培和养殖食物。这种转变之所以发生,有专家认为,是因为人们被啤酒的味道吸引,从而决定大规模种植小麦开始的。

    作者: 顾盼   出自:2013年第02期

  • 异域的发酵

    我们有很多种角度去解读历史。它可以是一张历史年表,可以是一本人物传记,还可能是几种常见的发酵食物。最初的环境决定了食物的种类,而吃什么又把我们区分成具有差异的共同……

    作者: 顾盼   出自:2013年第02期

  • 发酵食品健康的真面目

    韩国人说:『如果你想优雅地老去,拥有美丽肌肤,就去吃韩国泡菜吧。』日本人说:『让纳豆来拯救地球吧!』而堪称发酵食品发源地的中国人却说:『发酵食品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……

    作者: 吉梅   出自:2013年第02期

  • 90
  • 91
  • 92
  • 93
  • 94

中华遗产 V

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
  • 杂志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

    • 中华遗产

    • 博物

    • 杂志订阅

    • 读者服务站

  • 新媒体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网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

    • 官方微信

    • 官方微博

  • 广告合作

    • 杂志广告刊例

  • 关于我们

    • 成长记忆

    • 工作机会

    • 联系我们

  • 关于网站

    • 版权声明

    • 隐私条款

    • 帮助中心

    • 意见反馈

    • 合作伙伴

    • 友情链接

订阅号

服务号

Copyright © 2001-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. All rights reserved.

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
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-4 京ICP备10014304号-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(京)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