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臭椿大而无用 颐养天年

    臭椿,又名樗、大眼桐、姑姑翅,高可达20米,落叶乔木,产于华北、华东、华中、华南、西南各省区,生于山林之中。臭椿叶由卵形的小叶构成“羽状复叶”,小叶数量通常为奇数,……

    作者: 王辰   出自:2013年第07期

  • 有病共患难,不只禽流感人与动物的“共患病”

    在人类演化的大部分时期,传染病并不是个大问题。因为原始人一般是小群分散生活,疾病难以流行。直到约1万年前,人类开始栽种植物、驯化动物,食物丰富了,人口增长了,可患……

    作者: 冉浩   出自:2013年第07期

  • 为猩猩家族命名

    如今“猩猩”一词,实际上指两个物种:婆罗洲猩猩和苏门答腊猩猩,它们属于灵长目人科猩猩属,人们亦将它们统称为红毛猩猩。它们的英文名字是orangutan,来源于马来语和印尼语的……

    作者: 张劲硕  王辰   出自:2013年第07期

  • 你说我说

    以前捞过蝌蚪,盼望它们能长成小青蛙,没想到全变蛤蟆了!上期“五毒”那篇文章里,提到了蟾蜍、青蛙的卵和蝌蚪的区别,老博能不能再秀些图片,无图无真相啊!

    出自:2013年第07期

  • 博物找茬儿 似是而非的“瓢虫”

    金黄的麦芽糖是洗碗用的“塑料海绵”,也是百洁布的一种,跟真正的海绵还有差异。其实,这块塑料海绵在今年3月的《博物》中曾非常低调地露过脸——没错,就是放在蟋蟀饲养箱……

    出自:2013年第06期

  • 来到陌生之地

    习惯了学校和家的两点一线?本期的心理测试就把你“空降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。在这个完全不熟悉的环境中,会发生什么事呢?一起来体验吧。

    作者: 张依雯   出自:2013年第06期

  • 吱吱叫的“苔藓”

    雅鲁藏布江穿过西藏东南的墨脱县,江畔是一片茂密的雨林,我行走其间,被潮湿的绿意包围着。经过一棵大树,突然,几声微弱的“吱吱”声吸引了我。轻轻走过去,只见满树的苔藓……

    作者: 吴超   出自:2013年第06期

  • 体内脂类不可或缺的“油”

    在人体中,除了水和由钙质组成的骨骼两大成分,还有三类主要物质——糖类、蛋白质和脂类,也是饮食的主要成分。说起脂类,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,觉得它既会产生赘肉,又会引起……

    作者: 曹阳   出自:2013年第06期

  • 牙签与牙线剔清齿间的死角

    享用美食有时也会带来烦恼——那些瘦肉和带“筋”蔬菜的残渣经常塞到牙缝里,舌头舔不出,手又够不到。牙签和牙线就是为此而诞生的,但究竟选谁,估计要视“堵塞”程度而定,……

    作者: 崇梓   出自:2013年第06期

  • 咖啡提神醒脑汤

    春困秋乏夏打盹,何况又快到了考试复习阶段。当你犯困时,也许会泡一杯咖啡。这种香浓又带点苦涩的饮品,发源于非洲,随着地理大发现而风靡全世界。

    出自:2013年第06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