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奇装异服:“华夏衣冠”的另一面

    这是唐代右领军卫大将军鲜于廉(字庭诲)坟墓的出土物。牵马俑身穿胡服,显得精神干练,又有点憨态可掬。大唐兼容并包,胸襟开阔,这样的胡服可谓司空见惯,但在大部分朝代,……

    作者: 水竹   出自:2014年第02期

  • 黄金草原之路 寻找斯基泰人

    他们英勇善战,精于箭术;他们信奉自由,劫掠四方;他们是最精明的贸易商,也是最富才华的艺术家。在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亦真亦幻的笔触下,斯基泰人几乎无所不能,令整个欧……

    作者: 贾臻   出自:2014年第02期

  • 何园 『中国洋楼』里的隐士家族

    被建筑家罗哲文称为『晚清第一园』的何园,是美丽而独特的。在最中国的园林里面,不时与西洋风邂逅:西洋玻璃,欧式壁炉,拱形门洞,百叶门窗……这座独特园林的主人,却不是……

    作者: 徐硕   出自:2014年第02期

  • 门神的千年守望

    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,也是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审美图画。除了司空见惯的纸质年画门神,各地还流行一种绘制(或刻制)的门神,它们与大门合而为一,冲击……

    作者: 于汐   出自:2014年第02期

  • 花馍之礼

    农历新年将近,山西闻喜的畖底镇东颜村,76岁的张端端和外孙女正制做花馍。花馍可谓中华面点中的奇葩。做花馍主要目的不是吃,而是依“礼”而为。

    作者: 贾欣   出自:2014年第02期

  • 米的N种新奇吃法

    中国人天赋的烹饪巧思,用在对米的加工处理上,便成就了五花八门匪夷所思的新奇米食。

    作者: 天笑   出自:2014年第02期

  • 花样面点心礼之寄

    中国面点,种类繁多。立春有春饼、二月一有太阳糕,清明有寒具,端午有五毒饼,七夕有巧果……几乎每个节日,都有特制的面点进行护佑。它们有的与历史相连,有的与民俗相通,……

    作者: 措大   出自:2014年第02期

  • 米食的春夏秋冬

    中国人的节日虽不只是吃的日子,但吃从来是一大项。婚丧嫁娶,岁时节庆,即便高门富户,过日子也不光是山珍海味,给平时吃惯的主食变个花样,依然能调理大人孩子的胃口。于是……

    作者: 天笑   出自:2014年第02期

  • 穿古越今的麦香

    北方人的餐桌上,几乎顿顿少不了麦面做成的主食。汤面、馒头、烧饼、饺子,貌似平庸无奇,却是中国人的元老级食物,咬下的每一口,品出的每一种滋味都混合有古今交汇的味道。……

    作者: 日下   出自:2014年第02期

  • 那些不是米的“米”

    所谓不是米的“米”,前一个“米”指稻类碾去谷壳后的产品,包括粳米、籼米、粳糯米、籼糯米四个品种,多为白色,亦有淡红色(如河北胭脂米,图中以红色字体标识)、淡绿色(……

    出自:2014年第02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