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国家地理
中华遗产
博物
官网首页
  • 首页
  • 杂志内容
  • 往期回顾
  • 全部
  • 中华遗产卷首语
  • 博物馆记
  • 历史拾遗
  • 发明与技术
  • 古代生活
  • 古迹探秘
  • 声音
  • 文化符号
  • 文化遗产
  • 文物故事
  • 有问有答
  • 民族与宗族
  • 消息
  • 秘档
  • 读史笔记
  • 读画笔记
  • 遗产风景
  • 风云人物
  • 食锦谈
  • 豆腐之路 从佛陀到披头士

    泡菜豆腐、味噌豆腐、娘惹豆腐、豆腐沙拉、豆腐汉堡当最中国的豆腐远遁他乡,与异乡的文化碰撞而后渐渐本土化,就会变得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。不断征服异域先民或当世者饮食习……

    作者: 斯东   出自:2012年第02期

  • 民艺镜头

    水乡古镇安昌扯白糖;陕西咸阳兴平市时下村手工挂面。

    出自:2012年第03期

  • 木活字印刷术的活化石

    《生活》杂志(Life Magazine)曾在1998年针对过去1000年来影响人类生活最深远的百项事件进行评选。1456年德国人谷登堡用活字印刷术印制《圣经》这件事,被认为对西方宗教和文化的普……

    作者: 庄颖昶   出自:2012年第06期

  • 软豆腐的硬道理

    豆腐,斗福,或许是因为谐音,豆腐也被赋予了吉祥含义,于是便有了“腊月二十五,推磨做豆腐”的民谚。

    作者: 杨海潮   出自:2012年第02期

  • 豆腐的清白史

    豆腐是用大豆制成的,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是怎么样吃大豆的,大豆又是怎么样养育了中国人?解读豆腐的这位“长辈”的身世经历,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明晰豆腐出世的背景。

    作者: 康晶   出自:2012年第02期

  • “护国神器”中正式

    国难当头,“中正式”接过“汉阳造”的圣火,成为又一款“护国神器”。烽火那些年,“中正式”凝聚着英雄儿女的科技创新。“地无分南北,年无分老幼,无论何人,皆有守土抗战……

    作者: 陈欣   出自:2012年第07期

  • 哦,可敬的豆腐

    中国人又发明了豆腐。从大豆到豆腐,是伟大、神奇之变,也是中国人在饮食系统对世界的最大贡献:豆腐独立成食是美味,与任何一种食材、口味为伍,仍是美味。

    作者: 黄秀芳   出自:2012年第02期

  • 芭石铁路,慢下来的风景

    作者: 王福春   出自:2011年第07期

  • 山东即墨,是否寂寞?

    作者: 张兴军   出自:2011年第07期

  • 重庆北碚 文星场的美丽与哀愁

    作者: 刘一苗   出自:2011年第07期

  • 31
  • 32
  • 33
  • 34
  • 35

中华遗产 V

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
  • 杂志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

    • 中华遗产

    • 博物

    • 杂志订阅

    • 读者服务站

  • 新媒体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网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

    • 官方微信

    • 官方微博

  • 广告合作

    • 杂志广告刊例

  • 关于我们

    • 成长记忆

    • 工作机会

    • 联系我们

  • 关于网站

    • 版权声明

    • 隐私条款

    • 帮助中心

    • 意见反馈

    • 合作伙伴

    • 友情链接

订阅号

服务号

Copyright © 2001-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. All rights reserved.

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
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-4 京ICP备10014304号-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(京)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