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国家地理
中华遗产
博物
官网首页
  • 首页
  • 杂志内容
  • 往期回顾
  • 全部
  • 中华遗产卷首语
  • 博物馆记
  • 历史拾遗
  • 发明与技术
  • 古代生活
  • 古迹探秘
  • 声音
  • 文化符号
  • 文化遗产
  • 文物故事
  • 有问有答
  • 民族与宗族
  • 消息
  • 秘档
  • 读史笔记
  • 读画笔记
  • 遗产风景
  • 风云人物
  • 食锦谈
  • 立秋 | 贴秋膘:狂膘突进

    秋膘不是你想贴,想贴就能贴。

    作者: 杨睿   出自:2018年第01期

  • 大暑 | 消暑必备烧仙草

    什么是大暑的正确打开方式?

    作者: 喻翔   出自:2018年第01期

  • 全城出动吃“三黄”

    吃素、观荷、乘风凉,这是老苏州过小暑的讲究。年轻人则热衷食“三黄”之味,尤其是黄鳝,据说全城一天就能吃掉20余吨。“三黄”魅力何在?

    作者: 赵恺   出自:2018年第01期

  • 夏至面 | 面面俱到,才算夏天

    不吃一碗凉面,就相当于没过这个夏天。

    作者: 刘菲   出自:2018年第01期

  • 芒种 | 一季暮春 莫失青梅

    芒种时节,梅子黄熟,岂能错过?生食过酸也不能阻挡人们对它的口腹之欲,总有办法能叫你好好吃梅。

    作者: 彭霖倩   出自:2018年第01期

  • 小满 | 苦菜秀,苦菜SHOW

    以“苦”为名、以“苦”出名的植物到底有多少?在夏初这场 “苦菜秀”中,它们逐一登场亮相,秀出各自精彩。

    作者: 瑜韵   出自:2018年第01期

  • 立夏 | 外来豆,立夏饭

    跋涉千山万水、穿越丝绸之路而来的豌豆,和米饭完美结合,成为了中国人开启夏季的最佳美食。

    作者: 慕乔   出自:2018年第01期

  • 谷雨 | 香椿榆钱,槐花牡丹

    谷雨到来,意味着夏之将近,此刻,还有什么比一筐刚择好的野菜,更能挑动人的味蕾?尽情享受这暮春最后的滋味吧。

    作者: 马红丽   出自:2018年第01期

  • 清明 | 地米菜煮鸡蛋

    这一味充满乡土气息的煮鸡蛋,却是很多人口中神奇的“灵丹”。

    作者: 喻翔   出自:2018年第01期

  • 春分 | 明前螺,赛过鹅

    一个吃螺蛳的高手,是无需借助任何工具的。单凭唇齿一吸,仲春时节最撩人的鲜味,便尽入其口。那是来自江河水泽的慷慨馈赠。

    作者: 赵恺   出自:2018年第01期

  • 63
  • 64
  • 65
  • 66
  • 67

中华遗产 V

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
  • 杂志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

    • 中华遗产

    • 博物

    • 杂志订阅

    • 读者服务站

  • 新媒体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网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

    • 官方微信

    • 官方微博

  • 广告合作

    • 杂志广告刊例

  • 关于我们

    • 成长记忆

    • 工作机会

    • 联系我们

  • 关于网站

    • 版权声明

    • 隐私条款

    • 帮助中心

    • 意见反馈

    • 合作伙伴

    • 友情链接

订阅号

服务号

Copyright © 2001-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. All rights reserved.

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
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-4 京ICP备10014304号-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(京)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