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国家地理
中华遗产
博物
官网首页
  • 首页
  • 杂志内容
  • 往期回顾
  • 全部
  • 中华遗产卷首语
  • 博物馆记
  • 历史拾遗
  • 发明与技术
  • 古代生活
  • 古迹探秘
  • 声音
  • 文化符号
  • 文化遗产
  • 文物故事
  • 有问有答
  • 民族与宗族
  • 消息
  • 秘档
  • 读史笔记
  • 读画笔记
  • 遗产风景
  • 风云人物
  • 食锦谈
  • 小寒 | 喝出生命力

    秋收冬藏。深冬的小寒节气,饮一碗把“藏”字演绎到极致的八宝粥,既暖心又暖胃。

    作者: 聂生   出自:2018年第01期

  • 从馄饨到汤圆 | 冬至里的阴阳之道

    咬一颗馄饨,破阴而释阳;吃一粒汤圆,企盼家人团圆,添子添孙……冬至的种种美食背后,有着怎样令人肃然起敬的仪式,和温暖人心的情愫?

    作者: 星星   出自:2018年第01期

  • 大雪 | 最甜的节气

    还记得街头兑糖客们的吆喝声吗?挑着担儿,走街串巷,用一块块饴糖装点孩子们的冬天。大雪节气,甜在口,甜入心。

    作者: 慕乔   出自:2018年第01期

  • 涮羊肉 | 寒冬里的火热情怀

    没有什么事是一顿涮羊肉解决不了的,如果有,那就来两顿。

    作者: 林遥   出自:2018年第01期

  • 立冬 | 咬住白菜不放松

    百菜不如白菜,白菜可做百菜。

    作者: 苏蘅   出自:2018年第01期

  • 有一种美味 | 叫柿子红了

    红澄澄的柿子,为秋天谢了幕,为严寒拉开序幕。霜降以降,最热烈的、最合人心意的一样秋获,最适于酬报万物,迎接冬天。

    作者: 韩韬   出自:2018年第01期

  • 寒露 | 且请卿卿吃蛤蜊

    “寒露雀化蛤”可能是二十四节气里最奇特的误会了。但古人关注一草一木,一鸟一兽,应节而为,顺节而食的习俗没有错。

    作者: 井耒   出自:2018年第01期

  • 秋分 | 秋的味道

    肥美的螃蟹、新鲜的白果、香浓的秋汤,秋分的美食里,满是秋天的气息。

    作者: 聂生   出自:2018年第01期

  • 白露 | “十样白”的秘密

    十种带“白”字的草药,煨煮出一碗应景又滋补的浓汤。白露节气的美食,巧思如此。

    作者: 瑜韵   出自:2018年第01期

  • 吃只鸭子过处暑

    南京人煲一锅萝卜老鸭汤,北京人吃一只处暑百合鸭……民间俗语有“处暑送鸭,无病各家”之说。这夏秋之交的节气,究竟和那鸭子之间,有着怎样的微妙感应?

    作者: 暖暖   出自:2018年第01期

  • 62
  • 63
  • 64
  • 65
  • 66

中华遗产 V

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
  • 杂志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

    • 中华遗产

    • 博物

    • 杂志订阅

    • 读者服务站

  • 新媒体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网

    •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

    • 官方微信

    • 官方微博

  • 广告合作

    • 杂志广告刊例

  • 关于我们

    • 成长记忆

    • 工作机会

    • 联系我们

  • 关于网站

    • 版权声明

    • 隐私条款

    • 帮助中心

    • 意见反馈

    • 合作伙伴

    • 友情链接

订阅号

服务号

Copyright © 2001-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. All rights reserved.

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
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-4 京ICP备10014304号-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(京)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